60年!橄欖油豐富中國的“油瓶子”
來源: 作者: 時間:2024-12-02 瀏覽:0
1964年3月3日,周恩來總理在昆明栽下一株油橄欖
60年!油橄欖“加入”中國油
油橄欖原產于地中海國家,是世界著名的優質木本油料兼果用樹種,有6000年的栽培歷史。
我國規模引種油橄欖始于20世紀。1964年3月3日,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云南昆明海口林場親手
栽種了1株從阿爾巴尼亞引進的油橄欖樹苗,并指示油橄欖要過好成活、生長、開花結實、
傳宗接代和高產穩產“五關”,由此拉開了我國大規模引種、試驗、種植油橄欖的序幕。
1964年3月3日,周恩來總理在云南海口林場親手種下油橄欖(趙巍 供圖)
據李聚楨編著的《中國引種發展油橄欖回顧與展望》一書記述,這一年,
阿方贈送的1萬株油橄欖樹苗被分配至8省(區)12個試驗點,由著名林木育種學家徐緯英負責開展全國油橄欖大面積引種研究。
此后,我國又從地中海國家先后引進超過150個品種。經過油橄欖工作者的艱苦探索和各地長期試驗,最終,
我國油橄欖適生區得以確定,產量達到地中海國家水平,并建立了油橄欖產業鏈。
1998年,國際油橄欖理事會(IOC)發布的《世界油橄欖分布圖》首次標注上“中國”,
正式確認中國為世界油橄欖分布區,我國由油橄欖引種國轉變為生產國。
新的一年,正值周恩來總理引種油橄欖60周年之際,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
指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大力發展油橄欖產業,
對于緩解我國糧油供需矛盾、維護國家食用油安全,優化膳食結構、保障人民健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碩果累累的油橄欖
橄欖油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橄欖油是油橄欖鮮果經冷榨而成的純天然果汁油,在鮮果采收、清洗、碾壓、壓榨、融合、
油水分離的整個過程中,不經任何熱處理和化學處理,極大限度地保留了油橄欖鮮果的營養和風味,
被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健康飲食的推廣,國際橄欖油消費量逐年增長。據IOC統計數據,
全球橄欖油消費量2000/01年為259.1萬噸、2020/21年為312.5萬噸,自2007/08年之后,
每年消費量均超過300萬噸,近20年來保持著穩定緩慢的上升趨勢。
雖然國內油橄欖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但仍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橄欖油進口量急劇增長。
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01年進口392噸,2005年進口4491噸,2009年進口1.2萬噸,
2017—2022年每年進口達4萬—5.5萬噸,10年之內增加了4倍,進口依存度高達86%。
IOC預測,我國是“未來世界橄欖油消費的最大潛在市場”。
國內橄欖油市場供需缺口和國外進口橄欖油急速增加,預示著我國具有發展油橄欖產業的市場空間和經濟需求,
今后10年仍將是我國油橄欖產業的快速發展期,種植范圍和栽培面積有望持續擴大。
但與國外油橄欖主產國相比,我國油橄欖產業規模和經濟效益仍存在較大差距,
因此,提高橄欖油產量和效益是油橄欖產業發展的重要目標。
甘肅武都果農采收油橄欖鮮果(趙海云供圖)
油橄欖增產潛力和空間大
我國油橄欖產業發展得到了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的持續關注和支持,引種六十載,
歷經引種試驗、推廣發展、鞏固提高、衰退低谷和恢復發展5個時期。
盡管我國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與原產地地中海地區的差異較大,
但徐緯英等學者對我國油橄欖引種區分布及油橄欖適生環境進行研究后,
確定了白龍江河谷區、金沙江干熱河谷區和長江三峽低山河谷區為適宜引種區。
目前,這些地區都有30年以上的種植經驗,已形成規模化種植,建立了完整的油橄欖產業鏈,逐步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群,成為我國油橄欖主產區。
截至2022年底,全國油橄欖種植已擴大到12個省(區)37個地市的67個縣(市)。
《中國油橄欖產業發展藍皮書(2022)》記述,全國油橄欖種植面積從2018年的120萬畝增加到2022年的177.59萬畝,
5年凈增57.59萬畝,增長48%,年均增長9.6%。其中,甘肅、四川、云南、重慶、湖北5個主產省(市)鮮果總產量
從2018年的47.17萬噸增加到2022年的90萬噸,提高了90.8%,初榨橄欖油總產量從2018年的6677噸增加到2022年的11021噸,
提高了65.0%。隨著油橄欖掛果面積不斷增加,鮮果產量和加工能力也快速提升。全國現有初榨橄欖油加工企業51家、
初榨橄欖油生產線62條,總加工能力超過6萬噸,其中每小時鮮果處理量5噸以上的生產線4條。
四川冕寧元升油橄欖豐產園(林春福供圖)
油橄欖產業前景廣闊
聚焦保障國家糧油安全,《林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明確,“十四五”期間,
“在甘肅白龍江、白水江、西漢水沿岸低山河谷區,云南和四川的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帶,
四川東部嘉陵江、涪江及沱江流域的紫色土丘陵區,重慶東北長江流域低山河谷區,以及湖北等適宜地區重點布局”發展油橄欖產業。
這些油橄欖產業發展重點區域,自然地理條件適宜,可利用林地資源豐富,
能夠集中連片種植,具有生產傳統、生產基礎和技術條件,具備油橄欖產業化優勢、市場優勢和發展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受地中海極端干旱天氣影響,西班牙等國家橄欖油產量減少,
國際橄欖油價格創下26年來的最高水平,飆升至每噸9000美元,加之日漸增高的供需壓力,導致橄欖油價格持續攀升。
當天采摘的油橄欖鮮果進入加工車間 (李蕊娜 攝)
這為我國油橄欖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是從橄欖油的產地和品質考慮,高價的橄欖油通常是質量更高的特級初榨橄欖油,
而國內油橄欖生產在特級初榨橄欖油品質上具有領“鮮”優勢,最快的可以在鮮果采摘后100個小時內上市銷售。
甘肅、四川、云南生產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在國際國內橄欖油賽事上屢次摘金奪銀,
橄欖油品質完全能夠和地中海橄欖油媲美,較相同價格的進口橄欖油更具市場競爭力。
二是橄欖油價格上漲導致進口成本增加。橄欖油進口商需要尋求新的進口渠道和產品選擇,
一些貿易和銷售商會利用國產橄欖油填補進口橄欖油的市場缺口,使得國產橄欖油的需求和市場份額增加,推動國內油橄欖生產企業的發展。
鮮榨橄欖油
近年來,我國油橄欖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種植區域和栽培面積都在持續擴大,產量逐年增加,
但尚存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仍面臨許多技術瓶頸,如缺少先進適用的栽培管理模式、輕簡機械化應用不高等。
隨著科技創新和產業化、規模化應用及推廣,將提高油橄欖產量和效益,提升橄欖油質量,增加國產橄欖油市場占比,
加快油橄欖產業高質量發展,豐富老百姓的“油瓶子”,鼓起油橄欖果農“錢袋子”,
實現周恩來總理引種油橄欖綠化荒山、造福人民的“綠富雙贏”夙愿。
(圖片除署名外由云南省林草局提供)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李金花